
幼儿园小班课程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课程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小班课程教案1【活动目标】
在有趣的音乐故事中,听辨节奏的快慢与强弱,体验用响板表现小蚂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蚂蚁教具、响板、教学课件及音乐。
2、幼儿对小蚂蚁的生活习性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小蚂蚁爬呀爬重点:有节奏的听着音乐爬爬玩玩做游戏——歌表演:蚂蚁搬豆师:老师带你们到森林里去散散步,我们把自己变成可爱的小蚂蚁好吗?蚂蚁的头上有什么的啊?(播放音乐)——出示小蚂蚁,听着音乐做律动小游戏“小蚂蚁爬呀爬”
师:你们看看,我的小蚂蚁是怎么和我做游戏的?它在哪里爬呀?
——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还想让小蚂蚁爬到你身上的哪些地方去?
小结:我的小蚂蚁是听着音乐,一步一步往前爬的,不快也不慢,孩子们,跟上喽。
2、拍拍玩玩:出门找食物重点:情景中用响板表现快和慢的节奏。
——听蚂蚁的脚步声。幼儿听听说说,分辨声音的强和弱。
出示两种乐器:大鼓和响板。“听听这是谁的脚步声。为什么?”
小结:原来响板的声音和小蚂蚁的脚步声有点像,小小的,轻轻地,你们听小蚂蚁高高兴兴的出门找食物去了......
——幼儿拿起响板和教师一起听着音乐演奏,快快的,欢乐的.。
——故事继续讲述:幼儿在情景中听辨上行和下行的音乐,并使用响板听着音乐表现蚂蚁快快慢慢的脚步声。
——观看媒体:小蚂蚁发现什么啦?幼儿使用响板表现蚂蚁爬树的脚步声。
——小蚂蚁你们找到豆豆了吗?找到什么豆豆呀?幼儿和老师一起听着音乐把豆豆搬回家。用响板快慢交替的演奏表现故事情景。
——该游戏可视情况反复玩一次。教师注意提醒孩子“小蚂蚁要慢慢走哦,听着音乐一步一步走,别让身上的豆子滚落下来哦”
3、音乐游戏:搬起大饭团——猜猜看看,小蚂蚁发现了什么?观看媒体:局部——整体——结合媒体变化,教师用响板表现,小蚂蚁叫伙伴搬饭团,伙伴越来越多,脚步声越来越响的故事情节。
——那么大的一个饭团我一个人搬不动怎么办呀?
——听辨,听听我的朋友是不是来得越来越多了?
教师与幼儿一起把饭团搬回家。
幼儿园小班课程教案2教学目的:
1、看课件展示,帮助家长了解制作"接球器"的步骤,指导家长完成"接球器"的制作2、看现场展示,鼓励家长参与到游戏中,体验亲子同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
指导家长完成"接球器"的制作。
教学准备:
课件、大的饮料瓶一个、乒乓球一个、剪刀一把、彩色即时贴。
教学方法:
提问法、观察法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你认为这个饮料瓶会做成哪种体育器械?"
2、看课件展示:
(1)制作步骤
(2)注意事项
(3)发展内容
3、亲子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注意安全4、亲子共乐家长幼儿共同游戏,感受不一样的乐趣5、自然结束作业:
装饰接球器,和孩子创造更多关于接球器的玩法前期情况:
班级活动器械较少,满足不了孩子的活动需求,本次课程的'实施既能解决这一问题又遵循了《指南》中提出的"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这一理念,所以设计本次家长课程。
实施效果:
活动氛围热烈而温馨,家长积极参与,特别是有几位上年纪的爷爷奶奶也投入到活动中,他们非常认真,是我们年轻父母学习的榜样。
幼儿园小班课程教案3设计意图
当幼儿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都会情不自禁地说:“我的衣服真好看”。确实,幼儿喜欢的衣服能给他们带来无尽的欢乐。何不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自己、关注生活,发现美的奥妙。活动的准备工作由家长们帮助完成,以激发孩子对自己喜爱的衣服的积极情感。同时,创设与同伴的交流机会,主动尝试表达自己的意愿。活动中,要多为幼儿、特别是胆小的幼儿创设表达、交流的机会,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不断交流、分享中获得发展。
活动目标
1、能大胆描述自己喜欢的衣服。
2、乐意表达自己的意愿。
3、感受服装的美。
活动准备
1、家长准备:为孩子穿一件最喜欢的衣服入园。(若天气、服装类型不适宜,就带入园)
2、摄像机一部、音乐磁带。
过程建议
1、引发兴趣:今天你们都把自己喜欢的衣服穿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衣服?
2、认识各种衣服:
(1)看一看、摸一摸。幼儿自由观看、欣赏各种衣服。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2)问一问、说一说。今天你们真漂亮,谁来告诉大家?
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引导孩子说说:我的衣服上有……、我喜欢衣服上的……,鼓励孩子在集体面前大胆主动表述。
3、找一找。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衣服由哪几部分组成?衣服上有什么?教师可以参加者的身份亲切、自然的参与到幼儿的交谈中,特别是与口语表达能力较弱的孩子交谈。
4、服装表演会
布置服装表演会,幼儿自由结伴进行服装表演(可自选表演道具)。
延伸提示
回放“服装表演”的录像,与同伴分享展示交流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课程教案4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幼儿初步学会后退爬的基本技能。
2、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能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颜色的花,大灰狼头饰。
2、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乌龟吗?小乌龟把头、尾巴和脚缩到贝壳里是什么样子的?
请小朋友找一个空地学一学小乌龟的样子,教师鼓励学得认真、学得像的小朋友。
2、教师:小乌龟为什么要把头、尾巴和脚缩到贝壳里呀?
小结:小乌龟真能干,会用伸缩的本领来保护自己。
二、听信号爬
1、小乌龟还有什么本领?
2、你们能学小乌龟听信号爬吗?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听信号爬)
三、幼儿尝试各种爬的方法
1、教师:小朋友都很了不起,能听着老师的信号向前爬,小朋友除了会向前爬,还会怎样爬呢? ……此处隐藏5057个字……毛虫。
二、蝴蝶段落
(一)蝴蝶一段落
1、毛毛虫不吃不喝缩在角落,小朋友猜一猜会发生什么事情?(死掉,变蝴蝶,生病了,)我们一起来竖起小耳朵听一听宝宝们猜的对不对?(第二段音乐)
2、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蝴蝶来了)蝴蝶怎么飞来的?(学习蝴蝶的动作)
3、小蝴蝶来了,他是谁变得?毛毛虫变成了小蝴蝶飞来飞去,还做什么了?(唱歌,跳舞,采花蜜)
4、哪个宝宝告诉老师小蝴蝶唱歌跳舞采花蜜是什么样子的?(喊几个孩子做一做,其他孩子跟着学一学)
5、宝宝们学的真好,小蝴蝶要去哪里采花蜜?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花朵,下面宝宝们也可以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动作跟这音乐和小蝴蝶们一起来飞一飞好吗?(合上音乐来一遍)
6、小朋友们真棒,毛毛虫慢慢的变成蝴蝶了神奇吗?宝宝们想不想来做一只毛毛虫,我们一起来变成蝴蝶好不好?
7、现在请宝宝们认真听音乐,我们一起来做一只毛毛虫。跟着音乐做起来
三、游戏部分
1、胡老师藏了好多小花在教室里面,一会小朋友们变成蝴蝶后可以到处飞一飞,找到一朵小花去采花蜜,去和小花比比美好不好?
2、宝宝们都找到小花了没,表现真棒,现在请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和好朋友们一起做这个游戏。
幼儿园小班课程教案13教学目标:
1.在蚂蚁搬家的游戏中促进幼儿基础动作的学习;
2.在捡拾布球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大小肌肉和身体协调性;
3.在站报纸的.游戏中初步体验协作的意识。
活动准备:
报纸若干、小布球若干。
活动过程:
热身操
幼儿在音乐伴奏和教师示范带领下,一起做《快乐冒险岛》的律动操。
主题游戏:回洞穴帮忙
故事引导:要发大水了,蚂蚁要快快回家把粮食搬出来。
游戏方式:将报纸折成长条为障碍,摆放在小朋友队前,示意为水流,小朋 友需跳过障碍回到队伍后方;
注意事项:
1.报纸折叠不宜过宽;
2.小班课程连续跳跃动作不宜超过5次;
3.可根据各班运动能力差异循序渐进将报纸慢慢变宽;
4.逐步建立小班队列概念
变化游戏:搬粮食
故事引导:进入洞穴,要快快地把粮食搬出来。
游戏方式:分组操作,一组小朋友排成2排,俩俩相对,每对小朋友将折好的一条报纸拉住,被拉住的报纸放在高(钻爬)或低位(跳跃)便形成障碍,另一组小朋友穿越所摆放的障碍后,拿一颗小布球放到篮子里,然后到队伍后方排队。
注意事项:
1.摆障碍的小朋友,每2人为一单位,每单位间隔约1米;
2.为了将障碍相对保持稳定,可让拿报纸的小朋友坐下或跪着;
3.每次最多拿两颗小布球,这样孩子就能多玩几次,提高其运动量。
升华游戏:找新家
故事引导:我们已经将粮食全部运出来了,现在要寻找新家。
游戏方式:
1.每俩小朋友手拿一张大报纸(叶子),当听指令“大水来了”就将报纸踩在脚底下;
2.随着游戏的进行,慢慢将报纸一次次折叠变小来提高游戏难度。
注意事项:
1.报纸折叠动作教师需做出示范;
2.提示幼儿站在报纸上不能跌倒,跌倒就会被大水冲走了。
教师参与:
升华游戏中,教师可在小朋友中自由走动,随时给予指令,吸引小朋友注意力,提高幼儿运动兴趣。
幼儿园小班课程教案14活动目标
1、尝试画短线和涂鸦给动物洗澡。
2、知道要做个爱清洁的宝宝。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洗澡
2、贴有不同动物的纸蜡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教师:动物玩了一天,脸上、身上都弄脏了,怎么办?
二、动画片-洗澡
请幼儿观看动画片,看看小动物是怎样洗澡的。
三、给动物洗澡
1、用水彩笔重复画短线表示放水。
2、给动物擦肥皂,用蜡笔在动物身上任意涂抹。
3、引导宝宝多放点水,多抹一点肥皂,搓出泡泡来。
四、讲评
闻闻动物身上香不香?
(爱洗澡,知道要做个爱清洁的.宝宝)
幼儿园小班课程教案15活动目标:
1、能分辨三种不同的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以及正方形的认识。
2、能完整说出“这是由**和**拼成”的句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图形组成小路(各图形数量控制在5个以内)。
2、各种图形(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情境式“山羊伯伯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引入课题。
教师戴上山羊头饰扮演山羊伯伯:你们看,我是谁?谁来了?
(山羊伯伯。)
1、今天山羊伯伯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呢,我要请小(2)班的小朋友们去看画展,你们高兴吗?
二、走路去“森林博物馆”看画展。
T:去森林博物馆要经过一条小路,然后才到博物馆呢。现在山羊伯伯要带你们去走一走。
1、巩固复习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分辨能力。
T:这条路好奇怪,它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啊?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边走边问:
(1)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圆形)
那这有几个圆形呢?让我们一起数一数吧。
(2)现在看到的是什么形状?(三角形)
三角形又有几个呢?
(3)现在又看到了什么形状?(正方形)
它又有几个呢?
T:哇,终于到了,好累啊,山羊伯伯请小朋友找张凳子坐下来吧。
三、看画展。
1、说出都有什么画。
T:你们看,山羊伯伯都画了些什么画呀?
(太阳、小松树、房子等)
T:那山羊伯伯想考考你们了,你们知不知道山羊伯伯这些画是怎么画起来的呢?
(引导幼儿说出是用图形拼贴而成的。)
2、依次问:这画的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四、幼儿操作:拼贴画。
1、T:小朋友们真能干。可是山羊伯伯今天碰到了难题了。因为我还想请很多的小朋友来看我的.画展,可是我的画太少了,我还有这么多的画板是空的呢。你们愿不愿意帮山羊伯伯一个忙来完成这些画呢?
2、请幼儿坐到地板上开始操作。
(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山羊伯伯将小朋友们完成的拼贴画展示出来。
五、活动结束。
走小路回去并请其他的小朋友来看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