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幼师资源 > 幼儿教案

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4-04-22 15:02:35 晓怡
【实用】幼儿园教案合集十篇

【实用】幼儿园教案合集十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案 篇1

一、看看,说说

欣赏《国王与皇冠》拼图,幼儿说说:

1、图上像什么?(左边:像金灿灿的皇冠;右边:长胡子的国王)

2、这些图形是有几个图形组成的?

左边:9个;右边:10个

3、各图分别由几个什么图形组成?

左边:圆形3个,三角形6个;

右边:椭圆形5个,梯形5个

二、找找、列列

在各个拼图中找出三个数字,进行列式

如:3个圆形,6个三角形,一共有9个图形,可以列式:

3+6=9;6+3=9;9-3=6;9-6=3

如:4个橙色的圆形,5个橙色的三角形,一共有9个图形,可以列式:

4+5=9;5+4=9;9-4=5;9-5=4

重点和难点:理解3个数字编4道题的方法——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可以知道加法式子的.两个数字互换,答案都是一样的:减法式子中的两个数字互换,总数都是相同的。

三、填填、算算

幼儿在练习册上学写数字10;

幼儿在练习纸上根据所画几何图,按照形状、颜色、大小、方位等不同特征在10的加减法试题空格内填写相应数字。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对色彩感兴趣,能大胆运用多种颜色绘画,表现不同时间段树林的景色。

2、大胆表现,体验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观察过三个时间段(白天、傍晚、夜晚)树林景色变化的图片。

物质准备:PPT,画纸、水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结合PPT,引导幼儿回忆、讲述不同时间段小树林的景色。

提问:你看过白天、傍晚、夜晚的.小树林吗?它们的景色有什么不一样?

为什么这些树林的颜色会不一样?(颜色的变化是由于光线的变化造成的)

二、启发幼儿构图。

1、师:如果请你来绘画你想画什么时候的小树林?你会使用什么颜色?

2、教师出示范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中树叶的颜色。

师:老师也绘画了不同时间段的小树林,看白天的小树林用了什么颜色?傍晚、晚上的呢?

三、引导幼儿绘画小树林。

1、构图:先绘画小树林。

2、根据时间段的不同,在树木轮廓涂上相应的颜色。

四、展示与分享:师幼共同布置"美丽的树林"展,共同欣赏,作品。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一.理解儿歌内容,能初步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二.初步识字:“拔、洗、切、炒、萝卜谣”。

三.通过活动萌发初步的移情意识。

活动准备:

一.相关图片四幅,分别表现小兔拔萝卜、洗萝卜、切萝卜、炒萝卜、吃萝卜。

二.兔子卡片四张,萝卜图片4"6碗。

三.相关字卡:“拔、洗、切、炒、萝卜谣”。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师:“昨天刘老师到小兔家玩,给小兔拍了几张照片,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照片上的.小兔在干什么?”

2.引导幼儿依次观察五幅图片,并说说小兔在干什么?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进行小结。

3.师:“那让我们请出小兔子,让它自己来告诉我们好吗?我们一起说‘小兔子,快出来’。

4.出示一张小兔。

二.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扮演小兔指着第一张照片说:“这张照片是我在拔萝卜,拔萝卜,拔拔拔。”

2.师:“刚才小兔是怎么说的?”请幼儿学说,教师同时出示字卡:拔。

3.师:“那拔萝卜的动作是怎么做的,谁来做一下?”请幼儿表现动作并结合念儿歌句子。

(小兔依次介绍图片,教师结合字卡和幼儿跟读、动作创编引导幼儿理解内容。方法同上)

三.学念儿歌。

1.师:“老师把这五张照片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给它起名字叫:萝卜谣。(出示字卡:萝卜谣,引导幼儿跟念)

2.教师示范念儿歌一遍。(念完后贴出一碗萝卜)

3.幼儿根据照片提示念儿歌一遍。(念完后贴出一碗萝卜)

4.师生加动作念儿歌一遍。(念完后贴出一碗萝卜)

四.念儿歌炒萝卜。

1.师:“咦,小朋友看看,小兔一共炒了几碗萝卜?今天有三位客人到小兔家做客(出示另外三只小兔图片),小朋友想一想,三碗萝卜分给三位客人够不够?小兔自己不是没的吃了吗。谁来帮忙念儿歌,让小兔再炒几碗萝卜?

2.请个别幼儿念儿歌(念一次贴出一碗萝卜)。

3.师:“我们多念几次儿歌还可以把萝卜送给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好朋友呢?让我们加油吧。”再请幼儿念儿歌,念完后赠送一碗萝卜。

五.活动结束。

师:“我们小朋友互相念儿歌炒萝卜吧!”

附儿歌: 萝卜谣

拔萝卜,拔萝卜,拔拔拔,

洗萝卜,洗萝卜,洗洗洗,

切萝卜,切萝卜,切切切,

炒萝卜,炒萝卜,炒炒炒,

吃萝卜,吃萝卜,吃吃吃.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认识几种玩具,知道它们的玩法,并尝试用简短的语句表达。

2. 尝试通过玩具结交朋友,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桌一篮玩具,幼儿每人自带一件玩具。

2.教师准备小熊,小汽车玩具。

3.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了解两种玩具的玩法。

(一)小熊

1.出示小熊玩具。

师:今天又客人朋友来我们班,是谁呢?(出示小熊)原来是小熊,是我们的玩具朋友。

2.小熊和小朋友互相问好。

3.说说小熊的玩法。

师:小熊要和我们做朋友,我们和小熊在一起可以这么玩啊?(小熊小熊抱抱你,小熊小熊拉拉手,小熊小熊转个圈……)

(二)小汽车

1.出示小汽车玩具。

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另一个玩具朋友,它是谁呢?嘟嘟……嘟嘟……汽车汽车在哪里?快来让我找一找。哦,找到了,汽车汽车在这里(出示汽车)。

2.说说汽车的.玩法。(汽车汽车开开,汽车汽车停停……)

二.玩自己的玩具。

1.幼儿拿自己的玩具玩。

师:你们把自己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 ……此处隐藏2293个字……:“看,小鱼游来了!哎呀,小鱼说好饿呀,我们来请小鱼吃东西吧。”

让家长带领宝宝用力捏住夹子尾端,让宝宝看到夹子头部的开合,然后将夹子夹住彩虹伞的边缘,同时模仿小鱼的口吻说:“啊呜,真好吃!”(芮琴)

幼儿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许多物体呈格子状,感知格子的特征。

2.发现并准确说出棋子在格子中的位置,能看棋谱听指令准确找到位置。

3.促进数学空间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发展,乐意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多媒体设备。

2、人手一张正反有8格和9格的格子图谱,12格格子的大图谱。

3、布置“寻找周围象格子形状的物体”之任务。

活动过程:

1、情境导题,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呈格子形状。

(1)看课件,猜一猜礼物(格子)。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礼物,看看是什么?(放课件,至出现格子)

(2)寻找和回忆生活中的格子

(3)续看课件,了解生活周围有许多东西呈格子状。

2、游戏激趣,感知格子的特征。

(1)出示课件格子

师:那这个格子到底是什么样的?相同的小格有几个?横线有几条呢,竖线有几条呢?(总结:有八个相同的小格,3条横线,5条竖线)

(2)自由摆放棋子,感知点、线、间。

(3)看课件中的一个棋子,说出位子。(在第几条横线、第几条竖线上)

师:看,有个棋子要跳出来了,看看它在什么位置,你能说出来吗?

师:这颗棋子又动了,现在说说它在哪里?(四个位置)

3、追逐游戏,感知方位及空间

(1)8格格子游戏,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

师:它要召集很多朋友和它一起玩游戏,它跳到哪,你就追到哪,如果你放对了我们就逮到它们了。(播放课件)

(2)9格格子游戏,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

方法同上,速度加快。(播放课件出示9格格子)

(3)捉迷藏游戏——找一个的棋子位置

①教师说出棋子的位置,让幼儿用魔棒轻击,课件回应,对的会出现棋子,错的会“哭”。

②同法,让幼儿说出棋子的`位置,另一幼儿用魔棒轻击找出。

4、竞赛合作游戏——12格格子游戏

幼儿分三组,每组6人,幼儿作为棋子,看课件在地上的大格子上站好相应的位置。

师:我们小朋友分成两队红队,白队,棋子们出绝招了,它们在哪我们就追到那。(播放课件,6次)

5、活动延伸:生活中的格子游戏。(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活动反思:

将数学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选择他们熟悉的情境进行游戏,他们很感兴趣。此次的教学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也很完美。

幼儿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清楚、完整的唱歌曲,尝试唱出附点音符。

2、掌握领唱、齐唱的演唱形式。

3、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钢琴。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1、《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2、《拍手点头》

3、《我爱我的小动物》

4、《我爱我的幼儿园》

二、导入活动

1、你们看到过的国旗是什么颜色?上面有什么?(黄色的五角星)有几颗?(五颗)所有国旗又叫五星红旗。

2、我们的国旗是红艳艳的,上面的五角星黄灿灿,你觉得美不美?有一首儿歌也是这么说的.,老师把它念一遍。

3、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带领幼儿有节奏朗诵歌词。

4、这首儿歌叫《国旗多美丽》,它还能唱呢,一起来听一听吧。

5、教师演唱歌曲,幼儿欣赏。

6、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

7、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我们的国旗这么美,我们唱这首歌的时候也要把开心、高兴的样子做出来。(用不同形式练习歌曲)

8、幼儿完整随琴声演唱歌曲。

9、请孩子站起来,分男女孩子演唱。

三、结束部分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出示国旗让孩子们来认识国旗。我还让幼儿讨论国旗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掌握歌词。我也注重发挥孩子们的参与能力,让孩子们自己解决活动的困难,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的理解歌曲,在活动中学到知识。通过这节活动课,孩子们感受到国旗的美丽,知道了祖国的伟大,增强了“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培养孩子们的爱国的情怀,但老师没有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有效的总结和适时的表扬,有些幼儿可能跟不上节奏,在教幼儿拍手时,有些幼儿拍得不对,今后我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

幼儿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图片、探索与讨论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初步学习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故事。

2.能大胆想象并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并知道从同伴的交流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经验。

3.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四幅。

活动过程:

1.观察图片,进行交流与讲述。

(1)观察教学图片,自由讲述。

指导语:这些图片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的是谁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哪里?

看一看、想一想,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在教师的引导下逐一观察图片并理解故事的内容。

(3)和教师共同讲述故事内容。

2.猜测、讲述故事的结尾。

(1)大胆想象、猜测故事中老爷爷解决问题的方法。

(2)观察图片并讲述。

指导语:在这个故事中,老爷爷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

3.师生共同完整地讲述故事。

(1)看图讲述故事。

(2)给故事起名字。

延伸活动:师生共同制作道具,尝试进行表演活动。

故事:猴子学样

有位老公公挑着一担草帽到城里去卖。他走累了,坐在大树底下睡着了。一群猴子看见老公公戴着草帽,就学他的样子,都拿起草帽戴在头上。

猴子在树上又叫又跳,把老公公吵醒了。他睁开眼睛一看:哎呀,草帽不见了!老公公抬头一看:原来,草帽都给猴子拿走了。

老公公急得伸出双手,说:“快把草帽还给我!”猴子也学老公公的样,伸出手来,“吱吱喳喳”地叫着,就是不肯把草帽还给他。老公公急得脱下草帽,搔着脑袋想办法。猴子也学着老公公的样子,脱下草帽,搔起脑袋来。老公公看到猴子又在学他的样了,忽然想出个好办法!他把草帽往地上一扔,猴子见了,也都把草帽往地上一扔。老公公赶快拣起草帽,挑起担子就走了。

《【实用】幼儿园教案合集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